首页
电影
游戏
小说
动漫
人物
发文章
风轻云淡
主页
热度
251267
访问量
251187
一、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
世人每以针灸学术,久已失传。又有谓针灸家多守秘密,靳其术而不传,此皆未悉针灸学之甘苦,是以有此想当然之说耳。无论何种学术,凡可以文本相传者,多属其中之糟粕。若其精华所在,绝非文本可以相传。其中之曲折奥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甚至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非故靳其术
风轻云淡
1年前
299
0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8
产科的书,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风轻云淡
1年前
4
0
安胎
夫妇人胎症,多因喜怒劳伤,触其胎孕,至于心腹攻痛,或风寒所伤。因发喘咳嗽,治宜顺气为先,药宜香附、缩砂,乌梅、黄芩、白芷为佐。喘促,祛痰散寒为要,药宜甘草、桔梗、陈皮、沉香、乌梅为主。今人但知黄芩为圣,不用黄连、芍药,虑其清凉有害,止用温药安胎。殊不知产前服清凉之药,能令血循经而不妄行,血和则胎自安
风轻云淡
1年前
118
0
崩漏
妇人崩漏,皆因脏腑或冲任二脉损伤,血气虚弱。且二脉乃经脉之血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气血均调,经下根据时,脏腑过劳,俱伤冲任之气,故虚不能约制,其经血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治宜大补气血,滋养脾胃,镇坠心火,助火补阴,经自止矣。又紫血成块,如产血之状,过多不止,乃谓血热妄行。此时药不能及,急则
风轻云淡
1年前
54
0
血虚白带
丹溪云∶白带是胸中痰积渗入膀胱。无人知此,宜升。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元气,下用苍术、白术、二陈。如赤白相兼者,皆属血出于大小肠之分。肥人多痰,宜南星、半夏、海石、苍术、香椿皮、青黛;瘦人白带因多热,宜黄柏、滑石、海石、橙皮、川芎、蛤粉、青黛,作丸服之。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下元虚弱,感非一端。叔和云
风轻云淡
1年前
91
0
妇人经水不调
男子以阳精为盛,女子以月水为调。阳精且水,各得其时,合乎阴阳之数矣。女子十四则月水行,男子十六则阳精具。妇人经水过期者,血少也,宜以芎、归、参、术。有痰,宜南星、半夏之类。经水不及期而来,血热也,宜四物、黄连。过期作痛,紫黑色有块,亦血热也,宜四物、黄连、香附。过期色淡者,痰多也,宜二陈、川芎。有血
风轻云淡
1年前
69
0
妇人受胎
盖妇人受孕,犹曳地之道,阴阳和而万物生焉。夫妇之道,阴阳和而男女生焉。妇人经水匀调,百病不生,然后孕育成矣。夫受胎以血为主,叔和云∶血旺气衰应有体,血衰气旺定无娠。尺微关滑数流利并雀啄,皆是胎脉见,孕母不知觉。左手带纵,两男子;右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顺还,三女;左手太阳浮,大男;
风轻云淡
1年前
108
0
男女尺脉盛弱
经曰∶天地,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血气之男女也。男子负阴而抱阳,女子负阳而抱阴。南方,火也,男子南面而生,则两寸在南,而得元阳,故寸脉洪大,而尺脉微弱;女子北面而生,则两寸在北,而得元阴,故寸脉微弱,而尺脉洪大也。男得女,为不足;女克男,为太过。《脉诀》云∶女人反此,皆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正此谓也。
风轻云淡
1年前
80
0
妇人劳伤偏郁忧思食积论
妇人病虽不一,而起于劳伤、偏郁、忧思食积者多也。盖阴本柔弱,不能御烦。若持家之妇、嗜欲之女,勤太过而伤其筋骨,房室不谨,而敝其精神,是以血气津液渐亏于经络,日耗于脏腑,失其调治,则阴阳两虚,骨蒸体热,以成劳伤之症也。妇人赋性不齐,性偏执一,若孀尼之辈、婢外家之流,情欲动其中,而不能遂其心;形骸制其外
风轻云淡
1年前
91
0
保养生胎论
夫人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先生骨肉,乃生气之本也,是元脏之所属也。水生肝,肝属木,木生心,心属火,火生胃,胃属土,土生大肠,大肠属金,金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三焦有八脉,八脉有十二经,十二经生一百八十四丝络,丝络生三百六十五骨节,骨节生二百八十四条细脉,前后生毛发肌肤,肌肤生血肉,上有毛发,下为皮为
风轻云淡
1年前
109
0
银海指南
9
该书以论述眼病的病因病机非常精辟而又详尽称著,被誉为“眼科之指南,医林之圭臬”。
风轻云淡
1年前
2
0
卷四·治验存参
高(幼)先天不足,肺肾阴亏,肝阳独盛,或时气上厥逆,右目珠大神呆,锐微赤,宜补肺肾,摄纳肝阳。熟地山药茯苓萸肉丹皮泽泻党参麦冬牛膝丹参钩藤石决明砂仁又照前方去泽泻,加沙苑蒺藜。又(丸方)六味丸合生脉散,加丹参石决明牛膝枸杞菟丝。陆(幼)风郁化火,刑于脾肺,两目云翳,迎风流泪,复生眼癣。玉竹苡仁茯苓甘
风轻云淡
1年前
131
0
卷三·点药诸方
珍珠散古歌曰∶不用刀针割,全凭此药方。珍珠玛瑙琥珀珊瑚(各钱半,以上四味俱用豆腐煮过,研)月石熊胆(各五分,笋壳盛,烘脆为末)冰片(四分)麝香(二分半)血竭(七分半)朱砂(细研水飞,七分半)黄连(五分)乳香(箬上炙干,五分)没药(箬上炙干,五分)炉甘石(制,一两半)各为细末筛过,再照分数称定,合为一
风轻云淡
1年前
153
0
卷三·汤丸备要
六味地黄丸(仲阳)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发热咳嗽,头运目眩,耳鸣耳聋,遗精便血,消渴淋沥,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疮疡等症。熟地(八两)山萸肉(酒润)山药(各四两)茯苓(乳拌)丹皮泽泻(各三两)上蜜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下。如用作汤,
风轻云淡
1年前
1000+
0
卷二·用药法
夫病有虚实寒热之殊,故药有补泻温凉之别。若虚中挟实,实中挟虚,寒因热化,热因寒化,上寒下热,上热下寒。其症种种不同,则临证用药之法,不可不知。昔韩懋之嫂口舌唇皆疮,或至封喉,下部虚脱,白带如注,医或投凉剂解其上,则下部疾愈甚。或投热剂,及以汤药熏蒸其下,则热晕欲绝。懋曰∶此亡阳症也,以盐煮附子为君,
风轻云淡
1年前
99
0
卷二·用方法
汉·张仲景治伤寒,立一百十三方,此用方之祖也。其中增减分合,立法最善。如桂枝汤加葛根,则为桂枝加葛根汤,此增法也。桂枝汤去芍药,则为桂枝去芍药汤,此减法也。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此增减并用法也。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此合法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此合而兼分之法也。盖病情百变,方难胶一。故有一方之
风轻云淡
1年前
120
0
卷二·辨舌法
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舌尤色之易见者。昔张仲景着《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皆详舌胎,后人《伤寒舌鉴》,《脉理正义》,皆本此而推展之。惟杜清碧《验证舌法》,尤为简明。盖舌为心窍,脏腑有病,必见之于舌。目病本于脏腑,故宜合舌胎以辨之。惟外感有之,而内伤绝少。凡症初起,舌有白胎薄而淡者,是寒邪初入太阳
风轻云淡
1年前
117
0
卷二·辨脉法
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秦越人六十一难曰∶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许叔微曰∶脉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象也。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乌能尽其元微。方盛衰论曰∶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从逆,是为妄行。推雌失雄,弃阴
风轻云淡
1年前
129
0
卷二·五疳兼目疾论
小儿五疳者,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也。其说创于钱氏,皆因脏腑柔弱,气血未充,或病后失调,或饮食饥饱,致伤脾胃而成疳症。津液内亡,虚火妄动,伤于何脏,发为何病,形症各殊。肝疳者,一名风疳,白膜遮睛,泻血而瘦。心疳者,两红障,面黄颊赤。脾疳者,一名肥疳,上胞肿胀,腹大嗜甘。肺疳者,一名气疳,白珠绉翳,喘嗽
风轻云淡
1年前
146
0
卷二·痘疹兼目疾论
小儿痘疮,皆由父母交媾之时,淫火炽甚而得。所谓先天之毒,禀于有生之初者也。盖痘本先天淫毒,伏藏于肝肾之内,触四时不正之气,然发泄,气领血载,达于肌肤之外,良由卫气运于脉外,营血行于脉中,气能祛毒外出,血能载毒上行。凡原气之强盛者,不满旬日,成痂而愈矣。若元气羸弱,气血偏虚,寒热偏胜,毒不能尽达肌表,
风轻云淡
1年前
95
0
当前页数:
/1309
<<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
UID
165113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