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影
游戏
小说
动漫
人物
发文章
风轻云淡
主页
热度
251359
访问量
251279
卷上·八廓图式
八廓图式(图缺)天廓属大肠,传送,肺金,干卦。火廓属心,抱阳,命门经,离卦。地廓属脾胃,水谷之海,坤卦。水廓属肾经,会阴,坎卦。山廓属胆经,清净,艮卦。风廓属肝经,养化,巽卦。雷廓属心,小肠经,关泉,震卦。泽廓属膀胱经,津液,兑卦。六腑∶三焦、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五脏∶心、肝、脾、肺、肾。心属
风轻云淡
1年前
209
0
卷上·八廓之图
肝为养化之廓∶肾与眼疾岂无由,酒色过时更惜忧,莫道睛光无大故,看看膜障裹双眸胆为清净之廓∶视物依稀似雾中,时时手拭两睛瞳,要知冷泪频频出,此是肝虚胆气攻。膀胱津液之廓∶膀胱属水肾为夫,冷泪相形本脏虚,赤脉纵横轮廓内,不逢妙手岂能苏。胃名水谷之廓∶饮食相干在胃中,更加积热两相攻,睑胞渐肿生睛赤,不解中
风轻云淡
1年前
197
0
卷上·五轮图式
五轮图式(图缺)大小为血轮,属心火。大赤者,心之实也。小赤者,心之虚也。黑睛为风轮,属肝木。瞳仁为水轮,属肾水。白仁为气轮,属肺金。上下胞睑为肉轮,属脾土。
风轻云淡
1年前
173
0
卷上·五轮之图
眼中赤脉血轮心,黑睛属肾水轮深,白睛属肺气轮应,肝主风轮位亦轮,更有肉轮脾脏应,两睑属脾胞胃侵。
风轻云淡
1年前
152
0
卷上·五轮八廓总论
人有两眼,犹如天地之有两曜,视万物,察纤毫,何所不至。日月有一时之晦者,风云雷雨之所致也;眼之失明者,四气七情之所害也。大抵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要系,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五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肾属水曰水
风轻云淡
1年前
548
0
银海精微·引
《银海精微》二卷,未知何人氏所撰着。盖余生而目善病,昔直掖垣,余同寅友李冲涵公出以示余曰∶庶几有当于目病方技乎?余检阅,见其图像立论及答问宗旨俱一一分晰明尽,若尝饮上池所视见者,取名银海本之道藏,其为方书,信乎精矣微矣。数年宦游所至,每携之笥中,兹承乏河朔,因檄所属付欹劂,盖不欲秘之自私也。虽然方亦
风轻云淡
1年前
219
0
银海精微·序
夫眼者,乃五脏之精华,如日月丽天,昭明而不可掩者也。其首尾赤属心,其满眼白睛属肺,其乌睛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胞属脾,而中间一点黑瞳如漆者,肾实主之,是随五脏各有症应。然论其所主,则瞳子之关系重焉,何以言之?目者肝之外候也。肝取木,肾取水,水能生木,子肝母肾,焉有子母而能相离者哉!故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
风轻云淡
1年前
276
0
长沙方歌括
9
是一本方剂的启蒙读物,有好多方剂。
风轻云淡
1年前
2
0
卷六·阴阳易瘥后劳复方
烧散治阴阳易。上取妇人中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中烧服。歌曰近阴裆裤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张隐庵曰。裆乃阴吹注精之的。盖取彼之余气劫彼之余邪。邪毒原从阴入。复使之从阴以出。故曰。小便利。阴头微肿。即愈。枳实栀子
风轻云淡
1年前
131
0
卷六·霍乱方
四逆加人参汤治霍乱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歌曰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知亡血。须取中焦变化乡。(内经谓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方用人参滋中焦之汁。非取其回阳也。)蔚按。论云。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无血也。言霍乱既利而复利。其证恶寒。其脉又微。可则
风轻云淡
1年前
143
0
卷六·厥阴方
乌梅丸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蜀椒(四两炒去汗。)上十味。异捣筛。
风轻云淡
1年前
137
0
卷五·少阴方
论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以少阴标本水火阴阳之气。见于脉证者为提纲也神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或在于经。或归于中土。俱明神机枢转上下出入之至理。故其方亦寒热攻补表里之不同。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方主之。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
风轻云淡
1年前
183
0
卷五·少阳方
小柴胡汤方(本论无方。此方列于太阳篇中。今补其方名。)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言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少阳为甲木。诸风掉眩。皆属于木。主论云。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此言少阳自论云。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论云。
风轻云淡
1年前
119
0
卷五·阳明方
大承气汤治阳明病大实大满。大便不通。腹痛大热。其脉沉实者。此方主之。(此内台方与伤寒论大同小异。)芒硝(三合内台方。三两)大黄(四两酒洗。)枳实(五枚炙。)浓朴(半斤去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歌曰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黄后入。
风轻云淡
1年前
168
0
卷四·太阳方
柴胡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此汤主之。又发汗多。亡阳谵语。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半夏(二合半)甘草(一两)桂枝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歌曰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生姜
风轻云淡
1年前
189
0
卷三·太阳方
栀子豉汤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者。栀子(十四枚生用。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歌曰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男元犀按。此汤旧本有得吐止后服等字。故相传为涌吐之方。高
风轻云淡
1年前
131
0
卷二·太阳方
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KTKT,。无汗恶风者。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歌曰四两葛根三两
风轻云淡
1年前
185
0
卷一·太阳方
桂枝汤治自汗恶风。头疼体痛。发热。脉浮缓。名曰中风。(方下所言证治。照仲景内台方原文。建安许宏集议。与伤寒论详略不同。后仿此。)桂枝(三两去皮。桂枝止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后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
风轻云淡
1年前
153
0
卷首·劝读十则
一、凡积重难反之势。骤夺其所好。世必惊疑。今且浅而商之。明药性始于神农本经。论病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二书。外台谓又有短剧一书。今失传。方诸举业家。与四子书无异。而犹有疑之者。岂四子之书亦不可读乎。则以读仲师书。为第一劝。二、仲师书文义古奥难读。即刘张朱李四家。(明时以张长沙与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为有
风轻云淡
1年前
200
0
卷首·考二章
钱天来云。汉之一两。即今之二钱七分也。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汪苓友云。古云铢者。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凡用古方。先照原剂。按今之码子折实若干重。古方载三服者。只按今之异也。程扶生云。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一两分为四分(去声)。六铢为一分。计二钱五分。则所谓十八铢者。盖三分之重。古之七钱半也。然以
风轻云淡
1年前
146
0
当前页数:
/1309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
UID
165113
03-03